跌倒、拗柴、做運動受傷?意外保險保障範圍及比較
生活中的意外風險其實無所不在,無論是走路滑倒、運動扭傷,或是被開水燙傷,都可能會打亂我們的生活,甚至帶來沉重的醫療費用負擔。可能你有疑問:「我已經有醫療保險了,還需要買一份意外保險嗎?」以下一一解答你的問題,了解意外保險的重要性。
意外保險 vs 醫療保險 vs 危疾保險
要了解意外保險的獨特價值,首先要釐清它與醫療保險和危疾保險的分別。三者雖然都與健康相關,但保障目的和賠償方式卻截然不同。
比較項目 | 意外保險 | 醫療保險 | 危疾保險 |
保障原因 | 必須是「意外」 | 不論「意外或疾病」 | 必須是「指定嚴重疾病」 |
保障目的 | 賠償因意外導致的傷亡、收入損失及醫療費 | 賠償「醫療開支」 | 應對患病期間的醫療費用、收入損失和生活開支 |
賠償方式 | 一筆過現金及實報實銷 | 實報實銷 | 一筆過現金 |
總括而言,醫療保險為你支付醫療賬單;意外保險在你因傷無法工作時提供收入補貼,而危疾保險則在你對抗重病時給予一筆過的經濟支援。三者是互相補足,才能讓你真正無後顧之憂。
意外保險保障範圍包括甚麼?
周全的意外保險的保障範圍應涵蓋由醫療開支到身故傷殘,必要時可根據每人的要求提供額外保障,主要可分為以下4個範圍:
1. 意外死亡及永久傷殘保障
這是意外保險最核心的保障,假如受保人因意外不幸身故或導致永久傷殘,保險將提供一筆過的大額賠償,為家庭提供應急的財務支援。
- MSIG iSafe意外保險保障:為您及家庭成員提供高達港幣1,000,000元的保障
2. 個人法律責任保障
保障您在「香港」內因意外引致的第三者身體受傷或財物受損所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
- MSIG iSafe意外保險保障:成人計劃可獲高達港幣1,000,000元的個人法律責任保
3. 意外醫療費用
此項保障以實報實銷形式,賠償因意外而產生的醫療開支,特別是用於覆蓋物理治療、跌打、脊醫等對康復至關重要的覆診及治療費用。
- MSIG iSafe意外保險保障:
○ 每宗意外最高可獲港幣20,000元的醫療費用保障
○ 保障延伸至物理治療、脊醫、跌打及針灸治療,每年賠償額高達港幣2,500元
4. 額外保障
除了以上3大核心,一份優質的計劃還會提供多項額外保障,這些保障能為您應對住院期間的雜費,甚至是一些生活中的小意外,讓您的保障更全面。
- MSIG iSafe意外保險保障:
○ 住院現金津貼:每週高達港幣500元,長達52週
○ 個人物品損毀:包括衣服及個人財物,每宗意外最高賠償額為港幣2,000元
投保前必讀:意外的定義與常見不保事項
很多人誤以為個人意外保險會保障所有並非故意導致的身體傷患,但事實上,保單條款對「意外」有嚴謹的定義。要了解何謂「意外」,我們可以從以下索償個案開始。
朱太太於做畢兩小時家務後感到背部痛楚,她懷疑因做家務時姿勢錯誤而扭傷,於是向家庭醫生求診,並向其投保的個人意外保險公司索償醫療費用。然而,保險公司最終拒絕了她的索償。
原因在於,朱太太的受傷情況,並不符合保單中「身體受傷」的定義:
「即『受保人』純粹因意外、外來、暴力及肉眼可見因素而非任何其他原因或任何疾病、病症、身體機能逐漸退化或精神損耗引致的身體損傷。」
由於朱太太的扭傷並非由外來、暴力及肉眼可見的因素所導致,所以保險公司未能對她作出賠償。市面上不同的個人意外保險保單對「身體受傷」的定義各有不同,惟大部份只保障純粹因上述因素而導致的「身體受傷」。
舉例說,以下情況便有清晰的分別:
- 受保例子: 如被利器割傷手指,或因滑倒在地上導致手肘骨骨折等情況,因為涉及外來及可見因素,此等情況均可納入為保單的保障範圍。
- 不受保例子: 純粹因伸手抺天花板/窗戶而扭傷手臂或背部,則因為並沒有牽涉外來、暴力或肉眼可見的因素,所以並不屬受保範圍。
因此,我們建議客戶應細閱保單以選擇最合適的保障。
誰需要意外保險?
一份設計周全的意外保險,會為不同人生階段提供針對性的保障。
為小童而設:校園活動及復康保障
子女在成長階段活潑好動,意外風險較高。針對性的保障應包括在學校活動時發生意外的額外保障、家長因需請假照顧而設的津貼,以及購買復康器材(如輪椅、拐杖)的費用。為成人而設:假日運動及交通意外額外保障
都市人生活忙碌,意外保障亦應照顧到生活細節,例如於週末或假日前夕發生意外的額外賠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導致死亡的雙倍賠償,甚至因意外導致的必要整容手術費用。- 為年長父母而設:骨折及義肢費用保障
隨著年紀增長,長者因跌倒而骨折的風險增加。針對長者的計劃應提供骨折一筆過賠償,以及安裝義肢的費用保障。一般而言,最高投保年齡為70歲,可續保至75歲。
如何精明選擇及比較意外保險?
在比較不同意外保險時,您可以從以下3個重點入手,作出最精明的決定。
重點一:職業類別的影響
投保意外保險時,職業是影響保費及受保資格的關鍵。保險公司通常會根據風險將職業分類。MSIG的iSafe意外保險專為從事非體力勞動的職業人士而設,旨在為他們提供周全的保障。計劃主要涵蓋第一類(文職)及第二類(其他非體力勞動)的職業,例如辦公室文員、會計師、推銷員等。在投保時,您需要如實申報職業,以確保計劃能切合您的工作性質。- 重點二:比較賠償限額與細項
除了比較意外身故或永久傷殘的總保額,更要留意各項細節的賠償上限。例如物理治療、跌打等治療,應確認是按「每次意外」還是「每年」計算賠償上限,以及每次治療的限額是多少。
- 重點三:了解不保事項
每份保單都有不保事項。常見的例子包括:從事職業運動、參與或進行跳傘、空中滑翔、競賽、速度比賽、耐力賽、在海拔逾5,000米的高地徒步登山旅行或遠足、在逾30米水深進行水肺潛水活動等。在投保前花時間閱讀,能助您建立清晰的保障概念,避免誤解。
意外保險常見問題解答 (FAQ)
1. 我已有公司提供的團體意外保險,還需要自己買多一份嗎?
做決定前應考慮幾點:首先,公司保險的保障額未必足夠,特別是在嚴重意外下;其次,保障範圍大多只限於工作相關的意外;最後,保障會隨著您離職而失效。因此,自行投保一份個人意外保險,能為您提供更全面、不受工作變動影響的保障。
2. 意外保險與醫療保險有什麼分別?
醫療保險保障無論是「意外」或「疾病」引致的醫療開支,主要以「實報實銷」的方式支付醫療賬單;而意外保險的保障範圍必須由「意外」所引致,它的保障更廣闊,除了「實報實銷」意外醫療開支外,其核心功能是為因意外導致的身故或傷殘,提供一筆過的現金賠償,用以彌補收入損失或應對長遠的生活轉變。
3. 一般的跌倒、扭傷或「拗柴」,意外保險會保障嗎?
會。只要受傷是符合保單定義的「意外」(即由外來、突發的因素導致),相關的醫療費用便可獲得保障。例如因地面濕滑而跌倒、被物件絆倒而扭傷,之後向註冊中醫求診的跌打費用,或接受物理治療的開支,都屬於意外醫療費用的保障範圍。
4. 進行運動,例如行山或打波時受傷,屬於受保的「意外」嗎?
屬於。只要您是以業餘性質參與,絕大部分的運動,例如遠足、籃球、足球、瑜伽等,所引致的意外受傷都受到保障。MSIG的意外保險更涵蓋部分危險運動,包括冬季運動、騎馬、滑水及水肺潛水,讓您在追求興趣時更安心。
5. 如何為意外保險申請索償?
您可以透過MSIG的「EASY網上索償系統」輕鬆完成申請:
- 步驟一(準備資料): 在開始前,請準備好您的保單號碼,以及所有相關文件(例如醫療報告和收據正本)的清晰相片或掃描檔。
- 步驟二 (網上填寫及上載): 前往「EASY網上索償」平台,根據指引填寫資料並上載文件。
- 步驟三(提交及查詢): 完成並提交表格後會收到一個索償參考編號。您可以隨時瀏覽查詢索償進度頁面,輸入此編號登入並查詢索償進度,全程透明。
- 步驟四(收取賠償): 索償獲批核後,賠償金額將會直接轉賬至您提供的銀行戶口,方便快捷。
以上提供之產品資料只供參考,有關保障範圍及承保條款,請參閱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