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季遠行變數多 弄清旅遊保險細則


近日暴雨連連,加上踏入6月,正是颱風季節來臨的時間,極端天氣對旅程的影響機會大增。記憶猶新,杜拜及阿聯酋多地在4月中遭受了75年來的罕見暴雨,同時出現強風,多處水浸。杜拜機場的跑道更因水浸而關閉,部分機場設施更被水浸浸毀,癱瘓航班,許多旅客被迫滯留當地多日,後續行程全都付諸流水。
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曾與大家分享應該在何時投保旅遊保險,今次將進一步與大家探討更多細節,包括在什麼情況下保障期會自動延長、如遇突發事故「已知悉的狀況」(Known Risks)和截止時間(cut-off time)如何影響理賠等,讓大家全面了解旅遊產品的特色,使保障範圍能夠更全面地發揮作用。
不可抗力致無法返港獲延長
當惡劣天氣或其他受保因素令旅程延誤時,旅遊保險產品可以分擔額外衍生的費用,或已支付但無法享用的消費(如酒店、遊樂場/演唱會門劵)。但如果惡劣天氣持續,令受保人無法在旅遊保險到期日前回港,是否必須投保新的旅遊保險才能繼續享有保障?事實上,如果旅客因特殊情況而被迫滯留當地,延遲返港日期,市面上的旅遊保險產品都會免費自動延長保障期,延長期限通常為10至14天不等,在此期間,受保人所衍生的額外住宿、交通費用等都在受保範圍內,不必擔心因延遲返港而失去所有保障。
「已知悉的狀況」和「截止時間」
何時為最佳投保時機?如果出發前旅遊國家出現突發狀況,或意外受傷後才投保旅遊保險,是否能夠獲得理賠?要回答這些提問,必須先了解「已知悉的狀況」的定義。簡而言之,在投保時已經發生的事故,都會被保險公司歸類為「已知悉的狀況」。根據保單條款,所有「已知悉的狀況」都不會受到保障。
此外,市面上的保險公司在突發情況(如天災)發生後,有權為其旅遊保險產品設定「截止時間」,這意味著在指定期限後簽發的保單將無法獲得有關取消行程或行程延誤之保障。舉例來說,某城市在6月23日發生地震,對當地造成嚴重破壞,保險公司設定當日為「截止時間」,假如旅客在6月24日才投保旅遊保險,就無法就取消行程而獲得保障。綜合以上所述,投保旅遊保險的最佳時機是訂購機票之後,越早投保,變數便愈少,一旦發生事故,便能獲得理賠。
最後,筆者提提大家,市場上大多的旅遊保險產品必須要由香港出發才能獲得保障,同時亦要留意有關計劃涵蓋的地區及國家。投保前因應自己及旅程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產品,自然可以安心遊歷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