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健康的香港人也應該考慮購買危疾保險


所有人都可以健康地生活,多做運動、均衡飲食,戒除像吸煙或過量飲酒的不良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我們都可以享受到上幾代人難以想像的生活質素和長壽。
不過,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原因,是為了避免身患危疾之苦。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統計,本港三大致死原因是癌症、肺炎和心臟病。其他的致命疾病包括中風和糖尿病。
許多疾病都是因為有礙健康的生活習慣所引起的,但也有避免的方法,像逐步減肥和戒掉不良習慣。不過,並非所有疾病都可以避免。危疾有時是遺傳的,即使有最健康的意識,惡疾卻依然無法避免。
危疾保險與醫療保險
許多香港人因此希望,確保自己在患上嚴重疾病時可以得到保障。很有人以為自己現時擁有的醫療保險已經能夠提供足夠的保障,並沒有意識到他們需要購買特定的危疾保險。
首先,我們要分辨危疾保險和醫療保險。簡單來說,醫療保險會支付多種疾病的治療費用:從輕微到嚴重,既可以提供全面保障,也可以僅限於幾個特定的情況;至於危疾保險,當診斷患上保單條款中列明之各種危及生命的危疾時,會提供一筆過的賠償。這筆款項旨在協助您在患病和其後的康復期間,維持您的生活水平。
您可以決定最適合自己的保障金額。如果您已經有僱主提供的團體醫療保險計劃,您或許會打算購買危疾保險來填補不足,團體醫療保險僅保障特定的醫療狀況或因意外受傷的有限承保範圍。
案例研究
先說擔任高級經理的黃先生的例子,他不幸在工作時心臟病發作。他的團體醫療保險涵蓋了住院和初步治療的費用。但後來發現他的病情更為嚴重,需要進行心臟搭橋手術。幸而他的危疾保障計劃一筆過支付了 港幣250,000元,可用作支付手術費用,並彌補了他手術後需要停工,在家中休養康復幾個月的收入損失。
另一個例子中,一位三十出頭的黎女士被診斷出患有子宮頸癌,已經是第二期。她需要進行持續而且昂貴的療程。不過,子宮頸癌治療不在她目前的醫療保險保障範圍內,可幸她同時購買了危疾保險,獲得一筆過的賠償,可以用來支付未來幾個月的醫療費用。
所以,即使我們認為自己很健康,仍然要記住危疾的而且確會隨時出現。預防總是勝於治療,但危疾的出現卻往往令人防不勝防。最佳的方法就是確保自己有足夠的危疾保障。